新联大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服务咨询热线

027-87584302

在线客服
  • 肝肾康
  • 联毒克
  • 体虫清
  • 附弓通灭
  • 氟奇康泰
相关疾病

猪瘟


更新时间:2017-02-14 16:00:55 浏览次数:


概述: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1833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中国大部分省都有发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各年龄猪只均可发病,病程从急性到慢性多种多样。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
病原介绍:猪瘟病毒是猪瘟的病原,危害猪和野猪,其他动物不发病。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温、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猪瘟对猪危害极为严重,会造成养猪业重大损失。本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猪瘟病毒是ssRNA病毒,其病毒粒子呈圆形,大小为38~44nm,核衣壳是立体对称二十面体,氯化铯中浮密度1.15~1.17g/ml,有包膜。在细胞质内复制。不能凝集红血球,与牛腹泻病毒有相关抗原。该病毒对乙醚敏感,对温度、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抵抗力较强。
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但存活时间与含毒介质有关。对光、热、冷不敏感,2%氢氧化钠溶液及5%漂白粉等药液均能杀死该病毒,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灭活该病毒。
猪瘟病毒能在猪胚或乳猪脾、肾、骨髓、淋巴结、白血球、结缔组织或者肺组织的细胞中培养,但在这些细胞上不产生明显病变。可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END试验)测定猪瘟病毒,作为诊断猪瘟的一种方法。感染猪瘟病毒后,均可获得坚强免疫力。目前,我国使用的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苗,在世界上是一种较好的疫苗。
流行病学:(一)易感动物
(1)猪:猪是目前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在自然条件下,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野猪亦可感染。各种品种的猪对猪瘟病毒都易感,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易感性差别不大。但一般认为优良纯种和改良种,以及仔猪易感性较强而且与猪的性别、营养无关。各种不含母源抗体的非免疫猪不分大年龄小均易感。但在目前猪瘟疫苗免疫注射的猪群中,仔猪更易感。
(2)黄牛和绵羊:人工实验证实,可使异种动物感染,黄牛和绵羊接种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可持续2-4周,有传染性,体内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毒,但无临床症状。如以l0 - lOOmL猪瘟病毒接种黄午和以5 -lOmL接种绵羊或山羊后,病毒在体内能存活2-3周,血毒对猪仍具有传染性。
(3)兔:病毒在兔体内可连续传代,经多代次连续传代后,可适应兔体而在其体内复制,并能引起体温升高,产生定型热反应。对猪的毒力明显减弱,已不能使猪发病,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如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已用其作为制造疫苗的种毒。
(二)传染源
分析当前猪瘟传染源时应注意下述情况,在控制与净化猪瘟时需多方追索传染源在猪群中存在的可能,因为猪瘟传染源具有多样性。
(1)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急性型病猪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均含有病毒,只是含毒量的高低不同。以脾脏和淋巴结含毒量最高,其次为血液和肝脏。病毒随口、鼻、眼分泌物和粪、尿等向体外排出、散播。有的猪在感染后24 - 48h,在未出现症状前就能排毒。有的猪病愈后,5-6周仍有带毒和排毒现象。排毒和带毒时间的长短,因毒株毒力的强弱和病程的长短而有所不同。感染强毒株的猪,在10 - 20天内向体外大量排毒。
(2)病毒携带猪:应包括病后带毒猪、潜伏期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均可成为传染源。当前病毒的储存宿主,主要是亚临床感染的的“带毒母猪”大量的病毒可通过“带毒母猪”产下的仔猪进行传播。由于猪瘟病毒广泛存在于母体、胎儿和胎盘及子宫分泌物中,所以分娩母猪随产仔大量向周围环境散播病毒。
据报道带毒母猪可以达到猪群内全部妊娠母猪的10 - 43%:从流行病学观点看。刚出生的隐性先天性感染仔猪是全部感染猪中最危险的传染源。这些仔猪可能排毒4-6个月,甚至终身,而不呈现病状或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疫偏离。
仔猪出生后感染低毒力或巾等毒力毒株,也可导致带毒状态,所以,慢性感染猪和持续性感染猪的存在是造成猪群中猪瘟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
(3)先天感染带毒仔猪和无临床症状的持续感染猪,这些猪不易被发现,而终身排毒,有的存活1 50天左右,成为当前猪瘟最重要的传染源。
(4)新生仔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则以短期排毒为特征。慢性感染猪则能不断地排毒。间歇排毒,直至死亡。上述各类猪所散播的大量病毒,不断地污染周围环境,是导致猪瘟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
(5)在血清中有中和抗体的猪可带猪瘟病毒,构成潜在的传染源,丘惠森试验证实了这一点。
(6)淘汰的带毒母猪、屠宰肥猪中的带毒猪、急宰的猪瘟病猪,因我国尚无对其检测猪瘟抗原的指标,又未经无害化处理,故可散播猪瘟病毒,使易感猪也能受到感染。
(7)被猪瘟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工具、运输工具,饲养人员、管理人员、参观者、屠宰人员以及与病猪直接接触人员的工作服、鞋等如未被彻底消毒都可成为传染媒介。猪瘟病毒在冷藏条件下的猪肉和肉制品中能存活几个月,在冷库结冻猪肉中存活可达数年二在火腿中能存活100多天。所以屠辛病猪的血液、脏器、肌肉和废料、废水不经灭毒处理,也可大量散播病毒,造成猪瘟的发生和流行。
(三)传播途径
(1)水平传播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经易感猪消化道由口腔经扁桃体,或经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眼结膜、皮肤擦伤直接接触等方式进入组织水平传播感染。
(2)胎盘垂直感染:怀孕母猪受低毒力毒株感染后,其本身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猪的持续感染。
(四)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然而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春、秋两季较为严重。易感猪群初次受到猪瘟病毒侵袭时,常引起急性暴发,先是一头或几头猪发病,呈最急性经过,突然死亡。继之病猪不断增加,1-3周达到流行高潮,多数病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发病率与死亡率在90%以上。此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转为慢性。病的后期常继发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感染,加剧猪瘟病程。如无继发感染,则少数慢性病猪经1个月左右死亡或恢复,流行终止。
(五)当前发生特点与流行动态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以来猪瘟的发病特点和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
临床症状:1、急性猪瘟。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怕冷、嗜睡;病初便秘,随后出现糊状或水样并混有血液的腹泻,大便恶臭;结膜炎、口腔粘膜不洁、齿龈和唇内以及舌体上可见有溃疡或出血斑;后期鼻端、唇、耳、四脚、腹下及腹内侧等处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继发细菌感染,以肺炎或坏死性肠炎多见。
2、慢性猪瘟。病猪体温升高不明显;贫血、消瘦和全身衰弱,一般病程超过一个月;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坏死或脱落。慢性猪瘟存活者严重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3、非典型猪瘟。又称亚临床猪瘟。临床症状与解剖病变不典型,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新生仔猪感染死亡率较高,大猪一般能耐过;怀孕母猪感染出现流产,出现胎儿干尸,死胎及畸形胎。
4、迟发型猪瘟。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出现轻度厌食、不活泼、结膜炎、后躯麻痹,但体温正常,可存活半年左右后死亡。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可表现群发性流产、死产、胎儿干尸化、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猪或外观健康实际已感染的仔猪。
解剖症状:一 最急性型
浆膜、粘膜、肾脏中有少数出血点,淋巴结轻度肿胀、潮红或出血。
二 急性型
又称败血型猪瘟。皮肤出血主要见于耳根、颈部、胸腹部、腹股沟、四肢内侧。初期可见淡红色充血,以后逐渐加深有明显小出血点,病程久后出血点融合豆大的出血斑。皮下组织、脂肪、肌肉也可见到出血。淋巴结特征为出血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呈深红至紫红色,切面红白相间的大理石外观。脾脏一般不肿大,脾边缘呈紫红色隆起的出血性坏死灶,结节状,表面稍隆起,切面呈楔形,有时梗死灶连接成带状。肾脏有大量出血点,密布如麻雀蛋样,皮质和髓质均可见点状和线状出血,肾乳头出血;输尿管、膀胱粘膜出血;消化道嘴角、齿龈、颊部舌面粘膜出血点或坏死灶,大肠、小肠系膜和胃浆膜有点状出血;胃底粘膜溃疡;胃肠粘膜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常有出血点,扁桃体出血或坏死,胸膜点状出血,肺脏前期点状出血,然后呈局灶性出血斑,心包积液,心外膜、冠状沟、及心内膜常见出血点。脑膜和脑实质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三 亚急性型
败血性病变轻,皮肤有新旧交替的出血点。病变主要在肾、脾、淋巴结。断奶病猪胸壁肋骨和肋软骨接合处的骨骺线增宽。
四 慢性型
败血症变化轻,器官出血性变化降低,出血点数量少,可见陈旧性出血点。回肠末端和盲结肠,特别在回盲口处有扣状溃疡,初期有粟米粒大小,后期成纽扣大小,屠宰肥猪肠道局部黑染。慢性断奶仔猪在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形成黄色骨化线。
五 非典型猪瘟(繁殖障碍型)
母猪流产,流产胎儿皮肤出血点,皮下水肿,肾脏、膀胱出血,腹腔积液,水牛头,肾脏皮质有裂纹和点状出血,心外膜出血,喉头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母猪早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新生乳猪新天性颤抖。新生活健仔肾出血点稍多,膀胱、喉头出血点稀少,脾脏边缘呈锯齿样出血,极个别乳猪胸膜有出血点,一周左右乳猪腹股沟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变。
育仔生长期腹部皮下、脂肪有出血点,脾脏出现零星梗死灶,回盲口出现粟米至纽扣大小溃疡灶,淋巴结肿大、出血,喉头零星出血点。
确诊方法: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病理组织检查、I血清学检查等。 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琼脂扩散试验、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动物接种试验等。每一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时机和诊断价值都有所不同, 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血液学检查  无合并感染情况下,猪瘟时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都显著减少,但有细菌并发感染时,白细胞数增多。有些败血件疾病,血小板也减少,慢性猪瘟出血变化消失之后,血小板恢复正常,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细菌学检查   采病猪的血、肝、脾、肾、淋巴结等样镜镜检和分离培养,如阴性,一般猪瘟可能性大些,如阳性时,应注意分析流行病学、病理解剖等资料进行综合判定,特别是不应被感染的细菌所误,以免诊断失误。
病理组织学   非化脓脑炎的特征,如闹血管套、胶质结节,具有诊断价值。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脑炎区别。此外,淋巴结、肾、脾的组织变化亦可作为诊断参考。
病毒分离试验  猪瘟病毒能在猪源的初代和传代的培养细胞内生长,骨髓、淋巴结、肾、睾丸、脾、白细胞、肺的细胞都可用于培养,除少数毒株外,一般培养细胞不出现病变。病毒培养一般用猪肾细胞,例如PK-15细胞。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病毒,可用聚乙醇(PEG)及硫酸铵沉淀后, 再经超速离心及梯度离心浓缩和提纯,即可获得纯化的病毒制品。5.兔体交叉免疫试验    猪瘟强毒不引起家兔体温反应,但能使其产生免疫力,猪瘟兔化弱毒能使家兔产生定型热反应,但对已产生免疫力的家兔则不产生体温反应。利用这一原理,将病料用抗生素处理后,接种家兔并每6h测温1次,连续测温5天。 同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兔,5天后对所有家兔静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同样每6h测温1次,连续测温96h。如对照兔发生定型热反应,说明试验成立,可以分析判定结果;试验组兔出现定型热反应,则说明病料中所含的病毒不是猪瘟强毒,反之试验组兔不发生定型热反应,说明病料中所含的病毒是猪瘟强毒。(免疫学)此疗法简便易行、特异性高,是诊断猪瘟最准确的办法。
治疗方案:1、紧急接种猪瘟疫苗;

  1. 防治继发感染:应用莫倍新、联毒克治疗炎症和预防细菌性猪病的继发感染。
  2. 饮水添加肾舒和葡萄糖。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

下一篇:猪圆环病毒

地址:湖北省嘉鱼县发展大道(生产基地)
Address: No.20, development avenue, Jiayu County, Hubei Province (production base)


友情链接 LINKS